投資理財筆記1 x《兆華與阿格力之有求必應》之賺錢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

歡迎分享
投資理財筆記

最近要開始分享另一種主題,除了閱讀書籍之外,平常我會聽或觀看一些財經節目、影片、音檔等,為了逼自己不是看過就忘記,所以開始會有這一系列的節目筆記,紀錄或分享一些我覺得不錯的觀念及心得。

必須先說本系列單純分享心得,我自己也是個投資小白,也還在學習,絕對沒有買賣建議。

投資理財筆記 x 市值型ETF與高股息ETF孰勝孰劣?

這次要分享的是《兆華與阿格力之有求必應》ep 075,這一集內容前半段在分享如何幫孩子建立理財觀念,例如阿格力幫自己的孩子分別買了市值型ETF與高股息ETF ,當然還有一些個股,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在長大時看到不同標地的報酬率,更可以幫助孩子決定自己的投資屬性,及建立財商。

阿格力提到市值型ETF的報酬率長期一定勝過高股息ETF ,但高股息ETF也還是會賺錢,只是賺多或賺少。提到兩者總是有吵不完的架。一派指數型ETF總是戰高股息ETF,另一派高股息ETF擁護者當然會反擊回去。

至於市值型ETF與高股息ETF孰勝孰劣?我真的也不知道,我也是個投資理財小白,光計算報酬率就有不同的方式,例如TWRR、MWRR等,檯面上大家會用比較有利於自己的方式呈現數據,只能說自己還是要有一點點的思考能力。

而我自己也還在學習,不得不說現在資訊很發達,但帶來的資訊也讓人很混淆,變得更加不確定而焦慮。

我覺得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到未來20年看總報酬,也沒有那麼多的本金,我覺得先花一點時間(3-4年,至少經歷牛熊市)都試試看,感受一下自己比較可以承擔的是什麼,找到適合自己的個性及投資風格更為重要。

不過這不是我今天主要想要分享的心得。

投資理財筆記 x 賺錢的目的是「改變自己的生活」

投資理財筆記

回到節目心得,在這集裡面感受很深的是提到「賺錢的目的是改變自己的生活」,有一些人一直賺一直存,存到最後真的有錢也不知道怎麼花錢,等於是為錢在工作,不是在改變自己的生活。

因此,偶爾適當的買一些超出能力的東西,可以幫助自己開眼界,或者因此結交到一些朋友。甚至可以撥出低於10%的資產或股票獲利等,去購買一些「好的(或超出能力)」東西,如阿格力購買高價位的錶、兆華收藏紅酒、精品包…等,就有一點像是犒賞自己或戰利品的感覺,每當看到這些東西,讓自己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。

這裡面提到的是「低於自己資產或股票獲利的XX%」,而不是買了昂貴的東西,結果讓自己變成月光族,讓我自己也反思之前會買一些較貴的東西,結果負擔起來很辛苦,這就本末倒置,阿格力這樣的建議蠻好的,比較是有累積到資產,也有犒賞自己。

投資理財筆記

人生除了工作、賺錢,也要好好思考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麼,適當的花一些些錢改善自己的生活,而不是什麼都省,結果過得很辛苦,有點類似《別把錢留到死》作者提倡的概念(但適當的花錢及購買物品跟《別把錢留到死》作者的概念還是有點不一樣)。

投資理財筆記 x 結論

努力工作賺錢很重要,累積資產很重要,同時適度的(非理性)花錢也同樣重要(強調不是過度消費到傾家蕩產),因為賺來的錢是要改變自己的生活,我覺得永遠不要忘記「自己想要的人生、生活是什麼」,在閱讀、觀看各種投資理財節目,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觀,並且找到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點。

最後,節目提到「不要把夢想侷限了,設定一個覺得有點難,但有機會達到的夢想」,如果連想都不敢想,連試都不試,怎麼會知道沒有機會達到呢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